Google Website Translator Gadget

2011/05/07

51勞動(下):制度、學術、和價值觀

是說這個飯也吃得太久一些。

[1]
社會開放的本質是什麼?
這並不是說我們放任穿著暴露、或是特立獨行的舉動在大廳廣眾之下發生。就像常常有人說歐美的人好像比較健談、大方表達自己意見,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來觀光的人本質就比較願意和外界交流,所以才會選擇來台灣觀光。今天如果是一個閉俗的人,假日可能完全足不出戶,而信奉奢華美好的人根本不會考慮來台灣渡假。

當一開始的選擇族群就是錯的,那統計數字將不具有任何指標意義。

所以當多數人還在信奉「一試成名天下知」的傳統中國信仰的時候,就在台灣的民主社會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炸彈。我一直認為書這種東西是要靠自己唸的,你可以發現許多領域的頂尖學者,在他們人生的早期階段,大多是考自學獲得這個領域的所有基礎知識,比方說愛因斯坦、費曼、牛頓等等,能夠從文字的敘述去瞭解一個理論或是學說的邏輯概念,應該是所有「研究者」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。但是這種技能在國民教育出現之後卻慢慢崩解。

草民的本質就是賤,當糧食產量下降,你開倉發糧時人們不會感激你,還會嫌糧是發霉的。當大飢荒餓死幾百人在來緊急搶救,人民才會對你感激涕零,把你當神一樣崇拜,即便那些糧明明就是他們自己種的。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教育上,當人民識字率非常低時,開啟國民教育就好像天神下凡一樣。但現在這個社會卻將教育全面慈善化,把老師當志工用,教學不是為了啟迪民治,而是製造出一樣的產品,最可悲的是這條產線還是過期的。

6年的國教基本上已經足夠一個人獲取所有功能,教育應該只是開啟一扇門,而剩下的道路要靠自己完成,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。12年國教只是讓更多的人浪費更多青春時光,在一堆已經過氣的資料中打滾。台灣的整個教育制度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,師範體系畢業的人可以靠當年國中的知識吃飯,所有選擇題和嚴苛的考試制度、分數制度,讓你無暇細想這些智慧的偉大,也沒有時間討論其中的問題點。體系之外的人才能有創新的觀點,就像哥白尼的日心說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。所以當你強制所有人在同一個體系下學習(國民教育),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尷尬的:所有華裔得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在國外體系下研究而獲得成果。因為亞洲人的本質就是不鼓勵學生推翻教授,不鼓勵學生反抗權威。

[2]
都是民主政治。 一人一票造就了現在的愚民政治,因為不管大學教授、鄉紳、士紳所有人只要年滿20歲都是一票,所以政府最不希望的就是人民變聰明,政客最高興看到一堆蠢蛋,容易煽動、容易操弄,靠著幾個關鍵字、幾個意識形態的廣告,就可以騙取選票。一切所有政策問題都可以流到下次連任的時候,或是政黨輪替的時候再說。然後一堆小屁孩以為自己有權利,人笨組織更加鼓勵這些思想,勸導大家爭取「自己的權利」。但權利跟義務完全是相輔相成的事情,這種非常簡單的邏輯觀念居然被完全忽略。

比方說你有「生存」的權利,但那是建立在其他人都遵守「不殺人」的義務之上。

同理你可以選擇不要上課,但你不能干擾其他學生學習的權利。當洪蘭、嚴長壽等知名有力人事致力於改善偏遠地區教學的時候,我們也困惑為何既得利益者,也就是容易取得學習資源的都市小孩,的「不想學習」問題。不過這件事應該有更專業的人跳出來解釋。現在要討論的是:當建立制度者本身並不瞭解這個體系的問題。

清大教授彭明輝blog: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

傑出研究獎的審查過程不嚴謹,很多評審只有能力(或時間)評估候選人發表論文的篇數,而非其研究成果的實質價值,因而變相鼓勵有心人一稿多投。

清華有傑出教學獎的設立,由來已久。我的個人意見是:問卷設計粗糙,只能反映學生滿意度,無法反應教學品質。

要讓學生滿意度高,當然還是需要認真教,但更重要的是:教材不能太難(最好上課時馬上可以吸收,回家不用想),要遷就學生的程度(一位拿傑出教學獎的同仁承認:他花了將近一個月幫學生溫習上學期另一門課教的內容),要親切而不要嚴厲。我每年都在向下調整教材難度,以致於我實在不願意再承認我在教的是全國最優秀的大學生。

以前我給學生寫的留學推薦信都有這麼一句:「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 in Taiwan。」但是,我已經好幾年拒絕給學生寫國外留學推薦信,因為我已經不願意再寫上我過用的這一句話。以前,我甚至經常寫:「He is as competent as most of my classmates in Cambridge University」我的教學目標很簡單:我希望在我班上前10名的學生我都敢寫上這一句評語。現在,我不敢懷這期待,也就使教學的目標和熱情都模糊掉了。

我常問自己:我要不要跟整個風氣妥協?不妥協的話學生愈來愈少,要妥協的話總覺得對不起真正優秀的學生(不教有難度的教材,他們不會知道這一門學問的精髓與精彩處)。

學生要進來確實是不容易,但出去的時候程度愈來愈差。我一直痛苦地問自己:我到底可不可以繼續參與這向下沈淪的過程?

看到這裡忍不住就想起中山醫也有的優良教師,所有得到優良教師評鑑的老師,幾乎都是他媽的爛。也忍不住為自己感到汗顏,能夠完全吸收學習這門課的精華,除了唸過一遍原文課本之外,還需要跟老師討論相關的問題,但是好像根本沒有人在做這些事。老實說我最認真的時候,除了看非正課的書,就是揣摩考古題的意思。

[3]
沒有力量改變體制的話,就只好改變自己。
商周1223期p126有翻譯:
(但不太完整,有些也許是聽不清楚沒有翻出來)













(以上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