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Website Translator Gadget

2012/06/04

住在市區的狐狸

早上醒來就看到這個很有趣的新聞:

野生動物要在人類的環境下適應很容易,比方說一些市區的鳥類(麻雀、鴿子、白頭翁、斑鳩)或是郊區邊園地帶的熊。

(看來是不能借圖的,只好勞駕各位去網站上看了。)

前陣子很紅的掉落熊,可惜後來被車撞死了。

動物依循本能維生,當牠可以滿足食物和居住安全之後,你會發現牠們根本懶得親近人類。麻雀很難養,因為牠太膽小了容易被嚇死。但也是因為這種膽小的個性,使牠們能夠在離人類非常近的環境下生存。

假設一開始有很多種不同個性的麻雀,而一有風吹草動就先飛走的個體能夠生存,遲鈍或反應慢的則無法繁衍下一代(被抓走或找不到食物),這樣的條件下使得麻雀的後代越來越靈敏。

麻雀之所以沒有演化出親近人的型態,是因為牠就算不親近你,也可以活得很好。牠不需要和公主一起唱著歌,也不用飛到人的手上這些能力。

我覺得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動物只做有意義的事情,人類才會殺時間找娛樂或是幹些沒有意義的事。

而熊沒有演化出親近人類的效應,可能是在牠跑到到你家門口,舉手要打招呼之前就會先被擊殺。

動物也是有個性的,貓狗也有不親人或個性彆扭的。
假設一隻狗的親近指標在1-10,1代表完全討厭人類,會攻擊侵害牠領域的人類,討厭觸摸。10代表完全喜歡人類,和任何一個陌生人都可以玩得很好。我家目前養的那隻大概是3,牠對觸摸的喜好非常低,不會主動撒嬌,吃飯時完全不能靠近,一靠近就翻臉不認人。

這隻親近指表3的狗訓練之後或許可以達到4,把觸摸和食物連結,讓牠覺得摸頭=有東西吃,就會比較給摸,但無論如何是不可能達到10的地步。

這麼說來10的狗我好像也養過,但後來掉了,因為牠跟誰都能玩,不會看家就算了,跑出去也不知道要回來。我個人覺得理想的狗大概在6-7之間,至少會認主人並且對其他動物友善。而有些玩賞犬的確需要10來確保他們的下一代能夠生存。

狗透過人類長時間馴養,發展出許多和人類相處的特質,比方說渴望觸摸,指向性(也就是牠會順著人臉朝向去看向某個地方,以及要食物的時後會站在你面前而不是背後),這些在其他動物身上極罕見的特性。

1950年代開始有馴化(domestication)的系統性研究(pdf檔),實驗採用的對象是銀狐。因為他們嘴巴太小,不能攻擊大型獵物,也無法負重(再次印證人類的祖先不會馴化沒用的動物,是說這些年來人類的演化方向越來越奇妙了...)。總之實驗用各種不同的方式,測試出狐狸的個性之後,讓其中最親近人的狐狸互相交配,再找出更親近的互相交配,幾個世代之後,他們發現不但可以培養出非常近似狗的個性的狐狸,連狐狸的毛色都漸漸轉變成引人注目的花樣(斑點、色塊出現)。

重點來了,實驗培養出的狐狸數量太多,所以會開放一般民眾認養,我猜想這可能是倫敦市區狐狸的主要來源。

不過問題往往會因為觀點的不同而改變答案,
苦等拍不到帝雉,哪知背後...

帝雉曰:「眾親可是在找?」

登山客或賞鳥者會互相告誡不要餵食動物,是因為你沒辦法餵食牠們一輩子,這會害牠們喪失野生的求生技巧。我想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人類有保護好牠們的生存環境,要不然這世界最終只會剩下高度馴化的動物。


沒有留言: